第46章 袁晨讲茶_解锁茶文化
笔趣阁 > 解锁茶文化 > 第46章 袁晨讲茶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6章 袁晨讲茶

  两个人的意见没统一,袁晨不再讨论了,他把袁小姐叫来,拿出带来的狗牯脑送给她。

  袁小姐做了几年的服务工作,她对人的肢体语言比较敏感,感觉袁晨和冯子明之间的气氛有点紧张,:“咱们跳个舞吧。”她扭了扭腰。

  袁晨、冯子明感到莫名其妙,问:“你有事吗?”

  袁小姐说:“我没事,我看你两个人有事。”

  “你还真精灵。”袁晨,冯子明被逗笑了。

  “袁老师你好久也没来,说说茶的呗。”袁小姐央求袁晨。

  袁晨想了想,“给我一张纸和一支笔,我准备一下,过十分钟试着讲讲。”

  袁小姐马上出门,去拿纸和笔。

  “咱们这个工作,早晚要讲课,你推脱一次,可以,但是以后早晚要讲茶,宣传先行。”冯子明说。

  这一点,袁晨和冯子明想到一块去了。袁晨同意给袁小姐讲茶,也是要练习一下。

  袁小姐带着纸和笔回来了,还拿了一盘酥皮点心。请袁晨和冯子明吃。

  冯子明道谢,拿起点心就吃,袁晨拿起笔,在纸上写了写讲课的提纲。袁小姐自己也拿了一个笔记本,记录袁晨讲课的内容。

  以下是袁小姐的笔记内容:

  茶是中国人一直喝的饮料。神农尝百草,发现了茶。这件事情距离现在人的心理太远了,很难引起心理的共鸣,通常有一点,不会多。

  到唐代,陆羽的《茶经》讲述了当时的种植、采摘、加工茶叶的情况、饮茶以及茶具的涉及了。这是基础,基础是经、是一条路的起点。其经典在于把茶的各个方面总结归纳,形成了明确的系列,通俗的讲,成型了,或者是成形了。这就进入中国人的文化思考体系了,从无形的漫布在整个生产、生活领域,等时候到了,在文化领域就形成自己的状态,演化了从无到有的过程,这个过程使人们更清楚的理解茶和茶代表的含义。

  从文字角度陆羽的文字也是比较直白、简朴。举一个例子:上者生烂石,中者生栎壤,下者生黄土。凡艺而不实,植而罕茂,法如种瓜,三岁可采。

  这些文字的意思是:种茶的土壤,以岩石风化的土壤为最好,有碎石子的砾壤次之,黄色粘土最差。——这部分说的是土壤。但凡,茶苗移栽的技术掌握不当,移栽后的茶树很少长得茂盛。种植的方法象种瓜。三年后即可采茶。——这部分说种植。

  类似《茶经》这样的书,就是直接讲话,不太讲文采飞扬。与唐代的整个状态有关系,包括不少唐诗也是语言浅白。

  初步成型了,在继续下去就是增加具体情绪和外形方面的表达了。可以变化出更多的形式。

  《茶经》等于记录的是“有形的茶活动的演化为茶文化的结果”,使用的文字是记录性质,并不是文学标高,更多的属于说明文的特点,讲规律,其中包括:种植、采摘的规律等,还讲了制茶、饮茶的方法。

  茶也有不同的角度,神农把茶引入生活,茶在整个中国社会中的演化是群体性与茶交互的结果。茶叶可以提神,是功效。以前的文化通常以故事来说明,这样便于大家理解其内涵。

  到了晋代,有个刘琨将军,给他哥哥的儿子南衮州刺史刘演写信说:“前些时收得安州干姜一斤、桂一斤、黄芩一斤,都是我需要的。我心烦意乱,精神不好,常常靠茶来提神解闷,你可多购买一点。“。枕戈待旦的成语就出自这位刘将军,他镇守边疆,当时在山西太原一带。军务繁忙,压力大。这个故事,我们看到了刘琨的“忠”,在西晋末年尽力挽救国家的作为。茶的作用也表现其中了。

  到了今天,茶文化难以依靠整体文化,使得其独立实际生活之外。《茶经》把茶的各种事项整合为一个体系,这是茶文化自己独立的标准。但是也需要与其他文化特点相结合才可以更好的深化。

  当今,种茶、制茶都很好发展了,种茶环节的农残等问题,越来越被重视,还有了各种工艺和机器设备。物质层面的改进会快一些,思想层面就更困难。

  再举一个例子,《晋书》说:“桓温做扬州太守,性好节俭,每次宴会,只设七个盘子的茶食、果馔罢了。“这个记载中茶和简朴、节俭有关系了。我们看到茶文化在古代与人们的思想和生活有密切关系,这也是茶进入家家户户的心理原因。

  《茶经》里面说:滂时浸俗,盛于国朝,两都并荆俞间,以为比屋之饮。后来茶叶的流传日日广泛,渐成风气,到了我唐朝,达极盛。在西安、洛陽两个都城和江陵、重庆等地,竟家家户户饮茶。

  社会群体层面茶文化难以自己单独存在,需要与其他文化风俗容和才可以成为风气。现在最常见的”送茶礼品“就是与中国人的社交文化相互衔接。”网红茶“与时尚生活衔接的更好,所以市场表现也更好。

  以前的文化特点在现代已经弱化了,上面说的”忠”和“俭”已经在群体里很淡化了。现代的社会化生活以经济、现金流为特点,古人认为的“忠”,在经济利益、实现自我的心理中被弱化了。随着物质丰富,人们虽然提倡“断舍离”,实际上做到“俭”也是很难了。

  由于以上原因,茶文化也就变成了表演性质的文化、进而成为服务于商业的操作和宣传,至少在多数人的眼里是这样的。

  现在,整体对传统道德文化的远离,也影响了茶文化的深化。

  时至今日,卖茶难,几乎是整个茶行业公认的事情。作为商品,茶在今天不属于刚需产品,古人所具备的心理特点,我们也不具备了,现代人学习的是科学知识,关注实用技术,对于道德层面的品质已经不很关注了。这些品质的群体性弱化反应到茶文化层面,就是茶文化离人远,不实际,表演成分多。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