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0章 女医馆与书_[红楼]林氏第一神医
笔趣阁 > [红楼]林氏第一神医 > 第40章 女医馆与书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40章 女医馆与书

  腊八过后,宫中便为了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寿忙了起来。加上年关将近,真是各宫各院热火朝天,林姜甚至觉得宫人们都跟开了倍速,每个人动作都快了不少。

  太医院也比平日要忙:年底下要归拢之前的脉案,等着大年初一就彻底封前一年的脉案于库内;同时还要在年前清算各个库房药材与医具的存货账目,抽查有无出入疏漏。

  最要紧的是,还要考核太医们的工作量。

  林姜惊讶的发现,太医院也是有kpi(绩效指标)的,年底的时候,要核算太医正使一年看诊的数量,诊治的有效率以及宫中贵人们的满意度,年底会按照详细标准考评,将太医们这一年的工作,分为上中下三等。

  要是这一年干的很差,工作量少不说宫中贵人们还不怎么满意,常派宫人来投诉要求换太医,那就惨了,起码年终赏赐是别想了。要是连着三年下品,还得被降职成为副使。

  而副使虽说不能自行给嫔位以上的主子看病,却可以给贵人常在及各宫的女官大太监之类的看诊,若是有出类拔萃的,也有机会被超擢为正式太医。

  所以到了年底,这太医院内的氛围也紧紧张张的。

  “让我也跟着去考评?”林姜看着秦院正摇头:“不要吧院正大人,我一个才入太医院半年不到的新人,如何能去考评各位前辈?”

  再者说,论起工作量来,她才是太医院最后一名好不好,连上班时长都不够。

  秦院正笑呵呵道:“原想着你是从五品,跟院副是一样的官例,这样的事儿不好不叫你。只是你说的也有道理,你尚年轻资历又浅,去坐着也不压人还白得罪人。那今年就不叫你了。”

  林姜应了一声。

  其实这太医院,还是秦院正最对她脾气,他老人家真是心里有什么就说什么,除了对医术痴迷外并没有别的心肠。

  既然不用加班给人核算业绩,林姜就照样中午出宫去。

  回了兰芝院,她由官服换过了家常衣裳,就往黛玉屋里去:若没什么特殊事,两人都是一起用饭的。

  雪雁见林姜到了,就边摆筷子边说:“大姑娘不知道,这一上午咱们兰芝院可接够了来贺的客了。”

  “先是二太太来了,想让我们姑娘进宫给太后拜寿之时,给这府上的元春大小姐传话。只是我们姑娘说了,宫里不敢私自走动,更不敢私下传递话语东西,二太太才好没意思的走了。”

  “不多会儿,大太太又来了,才贺了两句姑娘就开始探问二太太刚才来干嘛。”雪雁说到这也忍不住笑了。

  林姜也笑:邢夫人盯王夫人还挺紧,可见贾赦夫妻虽然被分出去住在东边大院子里,不得住荣禧堂,但心和眼恨不得时时蹲在荣禧堂。

  才摆好饭菜,林姜和黛玉刚要上桌,只听外面又有人来。

  林姜烦了:“这都是谁啊,全赶着饭点来呀?还让不让人吃口安生饭了?”

  宝石忙接出去,回来的时候却很欢喜:“姑娘姑娘,是平儿来了,说门房上收到了信,是咱们老爷寄回来的!”

  林姜一怔:系统爸爸寄来的?

  接过来一看,果然信封上的字是标准电脑体行书——除了系统爸爸本朝本代再没人写的出来了。

  林姜打开一目十行看完,然后对黛玉欢喜道:“是父亲从海外回来了!这封信是他刚登上广州的港口,就写了派人送进京城的。同时他自个儿也带着许多货物从广州启程赴京,算时间,应该也就比这封信晚到个三四天!”

  黛玉也笑:“真是好事,再过几日就能见到伯父了。”又不免遗憾:“可惜过了腊八,京中还没有旨意召父亲入京述职,今年只怕是见不到父亲了。”

  夏嬷嬷在旁安慰道:“姑娘放心,老爷今年不入京也好,等明年老爷进京述职,算来姑娘也就在这府里住满一年多了,正可名正言顺把姑娘带回去,再没人说闲话了。”

  林如海之所以舍得黛玉来荣国府客居,正是贾母那句‘丧母长女为五不娶之首’戳中了他的心。

  这世上的人多是道听途说的多,要是将来有好姻缘,却因为此事搅了去,林如海便觉得愧对女儿。

  不如送女儿上京,住上一两年,得了‘国公夫人外祖母’的教养,平了这点缺憾,同时还能让黛玉替早逝的母亲尽孝心,陪一陪外祖母,也算是全了孝道。

  所以夏嬷嬷才有此言,觉得林如海明年才能到京城也不错,要是今年就来了,姑娘才住了几个月,别说贾母不放人,这时间也太短不够所谓的‘教养长大’。

  还是明年上来,顺势就把姑娘带走的好,夏嬷嬷看着这荣国府可不是好地方!

  腊月十九,是太后六十大寿的正日子。

  不过黛玉倒不用这正日子就进宫——太后娘娘的六十大寿宫里安排的很盛大,第一天寿诞是皇亲国戚们拜寿,以皇上为首,带着太后的儿子孙子们一家子过生辰。

  第二天则是轮到京中诰命们入宫磕头。至于中宫择选的闺秀们甭管亲爹官位多大,本人却是未出嫁都没有品级的,只好排到第三天再入宫了。

  而贾母就是第二梯队入宫的人。

  于是腊月十八日的时候,贾母就将黛玉叫了来,安慰嘱咐道:“玉儿别怕,后日我先入宫去,瞧瞧今年宫里的规矩体统并各位娘娘的位份变化,回来再跟你细说。”

  黛玉轻声道:“多谢外祖母,只是姜姐姐也会在太后的慈安宫候着,我见了熟悉的亲人倒也就不紧张了。”

  贾母点头:“小林太医真是个有出息的好孩子。只是可怜见得,你们两个都没个亲兄弟扶持,以后出了嫁可怎么好。”贾母心中早有让两个玉儿联姻的意思,本想着今年林如海上京就提出来,谁知皇上又未宣召,林如海便来不了。

  贾母就打算转变策略,先从孩子入手,给黛玉心里种下点想法种子——林如海疼爱女儿贾母看的真切,要是女儿心中有意,林如海估计怎么都能应允。

  于是她把黛玉揽在怀里亲近道:“好孩子,你还小,不知道女子一辈子长着呢,做姑娘家靠父母的日子只有短短几年,要想一辈子舒心如意,最要紧的就是嫁得一户好人家。”

  黛玉忙道:“外祖母,我还小。”因为不想听下去,就用帕子遮脸做羞涩状:“外祖母快别说了,我根本不想这些,就想一辈子陪在父亲身边,孝顺父亲!”

  贾母笑道:“好了好了,我知道你是最知礼的孩子,大家子姑娘出身,自然不会跟那些小门小户的人一样,只想着钻营终身,连提起这事儿来都这般自重躲避。”

  黛玉:?感觉外祖母在内涵人啊。

  果然贾母内涵过一句薛家之后,又转回来跟黛玉说:“但这里没有外人,只有咱们祖孙,我才跟你说些悄悄话。这话你父亲是男人,不好向你说的,而你母亲……”贾母老泪纵横:“你母亲要在,何用我替你愁这些。”

  说起母亲,黛玉心中一软,就由着贾母说下去了。

  外祖母的心思黛玉能猜到些,心里虽不喜欢,但她老人家要说就由着她吧,横竖自己听着也不应就是了。

  贾母开始‘循循善诱’:“玉儿,你长在林家,家中亲眷单薄稀少,不知道那些大家子藏着掖着的事儿多着呢,那金玉其外败絮其中的公子哥有的是!要是一朝定亲错了,那一辈子也就完了。”

  黛玉低头转手帕,不抬头不接话。

  不过女孩子说到这些事接话才奇怪,贾母只觉得果然我外孙女好教养,不似薛家到处跟人显摆金玉良缘,直奔宝二奶奶的位置而来,简直称得上司马昭之心路人皆知了。

  贾母做了这么多年国公夫人,能让一个商家拿捏了?

  哪怕本来还想考虑一二,叫薛家这么釜底抽薪的自作主张,也给她搞逆反了:但凡我活着一天,你这金玉良缘还想进门?做梦!

  贾母就继续道:“唉,你入宫之事,我虽也觉得面上有光,但心里着实担忧。只看你元春姐姐就知道,宫里可不是这么好呆的。你的性情又不是那些善钻谋权变的,便是有了那皇子妃的体面,殊不知也是外头光鲜里头苦哩。”

  这话说的倒是跟林如海的想法不谋而合。

  不过林如海是为了黛玉本身的幸福,贾母却是多半为了宝玉

  黛玉自然分的出来,谁是全心意为了自个儿。

  贾母第一回跟黛玉提此事,自然不会点破,否则叫黛玉害羞生气了反而不好,所以只点到为止,以“女孩子,还是要寻个知根知底靠谱的人家才好”为结束语。

  说完,不由感慨自己今天的教导很是完美,估计已经在黛玉心里种下了一枚‘亲眷之家才好结亲,以后才不会受委屈’的种子。

  因为觉得自己目标达成,待到夏嬷嬷来回话,说是林姜请黛玉回兰芝院的时候,贾母很是痛快地放人了。

  “好玉儿,快回去跟你姐姐用饭吧。她在太医院呆了几个月,必是宫规娴熟的。明后两日还要在太后宫中随侍,既如此,有什么忌讳让她多与你说说。”

  说起林姜要在太后宫中值班两天的事儿,是有缘故的。

  且说诰命入宫磕头这件事,看起来是极大的荣耀,其实于诰命们来说,也是极大的辛苦。

  她们平时在家都是养尊处优的太太奶奶们,行走坐卧都有一群人跟着伺候,恨不得连穿衣服抬手都不用自己抬。

  可进了宫却没人惯着她们。

  觉得累不想走路想要坐轿子?那不能够。

  太上皇皇上倒是体贴老年人,宫规规定,凡年满八十的诰命,便可以上轿。至于其余人,就老老实实走着吧。

  想要早些完事回家?那更不能够。

  比如过年时候,诰命们都是天不亮就得起床按品上妆着服制,绝早进宫门后就在外头立着等。

  太后皇后可是祭天之后才会姗姗来迟,每回诰命们都至少等一个时辰以上。

  好容易等来了正主,还得顶着一身沉重诰命装备,跪下三叩九拜。

  这寒冬腊月的,每年进宫磕头请安可都是受罪。今年比较惨,大家不得不受二茬罪:太后大办寿宴,诰命们腊月二十得进宫排队磕一回,不出十天过年又得磕一回!

  这样的辛苦,很多娇弱的诰命们是受不住的。

  于是太医院每年都有人在太后的慈安宫和皇后的凤霖宫值班,为的就是及时治疗那些撑不住倒下去的诰命们。

  每年还真都有那么好几个。

  前几天太医院马院副找到了林姜:“小林太医不知愿不愿意操劳一二,在慈安宫候两日诊?”

  见林姜似乎并不知道这个旧例,马院副就解释了一二:“倒不是我给小林太医找麻烦,而是我们这些人,往年给诰命夫人们诊诊脉也无妨。但今年太后圣寿还有一日是各府姑娘小姐们入宫,我们这些男人实在不便宜。”

  本朝出了嫁的女人们,见见亲友男子其实是无妨的,比如王熙凤管家,贾家宗族里的男人自然都要见的。

  可闺阁姑娘就不一样了,那太医要是去各府给小姐们诊脉,都是一圈婆子围着不说,还经常得隔着帘子干巴巴诊脉,连想看看面色舌苔都不行。

  听说这回太后宫里要聚集几十位闺秀,还都是家里父亲兄长最有权势的那一批娇小姐。

  这些太医们自然有些打怵,这要是唐突了一二个,岂不是吃不了兜着走。

  所以众人推马院副出来,想让她游说林姜:毕竟现在太医院可是有一位女太医的,自己还就是闺阁小姐,看起病来多么方便,还不会有忌讳。

  马院副就苦笑道:“我也知道小林太医的身份不同,原是不用一整天都当值的。可这件事,着实想请小林太医帮个忙。我们这群老的太医也罢了,可跟着的副使们,大多是二三十岁的青年人,要是后日在慈安宫中,但凡有个走动冲撞,可就连命都没了!”

  林姜倒是很想接这个工作。要在她在现场,不但能陪陪黛玉,还能更近距离观察下这后宫嫔妃。

  只是……她对马院副道:“马大人,我是没问题的,就是不知道陛下的意思许不许。”

  马院副脸上一松:“小林太医肯应承此事,我们就承情了!这事儿自然会上报给秦院正来批,他老人家定然会去问太上皇的意思。”

  而太上皇那边,很快就给了放行的批复。

  对他来说,只要林姜别跟那些后宫嫔妃皇子们结交起来,旁的都无所谓。这种热闹的大场合,反而是最不可能私下发展什么私交的,所有人眼睛都看着呢。

  于是林姜非常欢快地于腊月十八日到慈安宫报到去了。

  自打她治过了齐阳长公主的儿子,太后对她的态度,一直就很友善。

  还特意将林姜召了来,提前给她预备了一间‘诊室’。之后又带她去内殿说话:“不错,本宫本就想着这样妥帖,只是不好跟陛下开口要人,太医院这回行事倒是机灵。”

  林姜一直有个疑问,今日趁着就问了:“太后娘娘,臣见宫里也养着好多位接生的嬷嬷,那为何不重设女医馆?这样各宫娘娘岂不是更方便些?”

  太后手里抱了一只雪白的手筒,看着特别像只肥猫卧在膝盖上,她摇头笑了笑:“这皇宫里啊,曾经确实有女医馆。而且并不设在太医院,就设立在这后宫之中,专为嫔妃所用,那时候确实是瞧病方便许多。”

  “只是成帝年间,有一位妃嫔勾结女医馆的女医,害了成帝一位心爱的妃子和皇子,成帝爷大怒,不但处置了害人的妃子,更连女医馆也取缔了。”

  “听说当年成帝还想将女医馆所有女医都入罪流放的,后来经皇后劝说,才只逐出了宫闱。”

  “成帝爷这般忌讳,经他一朝三十多年,便再没有出过一个医女了。”

  太后看着她:“太上皇便是成帝嫡长子。此番若非你医术天授,又于龙体有益,陛下也不会破例封你个女孩子做太医的。但你看,太上皇也只会给你太医之位,让你个未出阁的姑娘也去太医院同男人们一处当值坐诊,却根本不提复立女医馆之事。”

  林姜本来就站起身来听着,一听到这儿,就心中一动,连忙谢恩道:“臣冒昧了,这话好在是于娘娘跟前提起,太后娘娘宽容慈爱,才没有怪罪还将旧事点拨我。从此后臣再不会提这话了。”

  涉及旧朝嫔妃戕害皇子的丑闻阴私,怪不得连马院副也只知道女医馆取缔了几十年了,却不知真正缘故。

  太后这才笑了:“这话有理。小林太医,你是医道天授年少成名,两位陛下如今又青眼重用,仕途坦荡。但在这皇宫里头做事,是怎么谨慎小心都不为过的。”

  林姜再次谢恩受教,才从慈安宫告退。

  只是这样一来,她心中打算就有些破产。她是想着以自己为开端,让太医院多些女大夫,从官方发展到民间,让更多女子受益的。

  可这开端,就受挫了。

  太上皇破例用她,可不会再建女医馆,估计也就不会容许更多女医在太医院出现。

  于是这日下班回家,林姜就有些情绪低落。

  而黛玉也正好刚从贾母处听了一耳朵‘婚事教育’,正是不自在的时候,两个人一对脸不由同时问对方:“妹妹(姐姐)怎么不高兴?”

  两个人交换了一下彼此的烦难事。

  林姜听了贾母的话,就安慰黛玉,横竖贾母不敢跟黛玉说破,而只要林如海还在,贾母就做不了主,得去跟林如海对线。

  父母之命可是绕不过去的。

  而黛玉听了林姜的烦恼,就把自己的私人之事先抛下,先替林姜考虑这件事。

  她是知道林姜心意的,并不是那种学成文武艺,卖于帝王家就此安心的人。有的人做官,是真的想为百姓做点什么。

  比如父亲林如海。

  黛玉就听父亲说起过,虽则官越来越大,但他倒颇为怀念最开始考取了探花郎,刚出翰林去地方做父母官县令的日子。

  那时候他的每一个举措,都是实实在在为百姓谋福利。

  破除一条陈规烂矩,减轻一年徭赋,整个县城的百姓立刻就会受益,看着他们日子越来越红火,林如海就很有成就感。

  当然,如今他管着盐政,手握是天下财权的主脉之一,更是关乎着无数人的生计,也是半点不能含糊。只是不如当年,那么真切地亲眼见到百姓受益而已。

  当年林姜展露医术后,林如海就曾单独教导林姜读千遍《大医精诚论》,尤其是其中“凡大医治病,必当安神定志,无欲无求,先发大慈恻隐之心,誓愿普救含灵之苦。”的名句。

  林如海更曾亲手书写此恒言,赠与林姜,望她时时自省。

  为医者,术业本领固然重要,但那一点慈心,才是万万不可少的!

  林姜也一直将林如海所赠的手书带着,现在就挂在她屋里,连卫刃给她的‘锦旗’都要靠边些。

  黛玉想了片刻,忽然道:“姐姐,既然女医馆不可立,那么你可不可以写医书呢?”

  林姜略微一怔,她还真没想过这件事。

  倒是黛玉灵光一闪后,心思立刻越发转动起来:“姐姐想想,这世上的事儿多半如此:千里马常有,伯乐不常有;勤奋学子常有,设立讲坛的名师大儒不常有;自然,这世上也是受病痛折磨的病人常有,名医不常有了!”

  “我知道姐姐的想法,入宫廷得名声,是为了从皇城中立榜样,使得世间出现更多的女医者,不然靠着姐姐一个人,就算天天出去扶脉不眠不休,又能治几个病人呢?总是杯水车薪。”

  “可现在既然暂时不能设立女医馆,不能有更多的女医,那能不能让病者学着自明呢?”

  黛玉攥着帕子转身,目光中似洒落星辰一般明亮。

  “姐姐可还记得,咱们读到的《先妣事略》?”

  林姜心中一动:“归有光悼念母亲的文章?”

  黛玉点头:“《先妣事略》里就写过,其母因多番产育落了病,便不想再要孩子受生子之苦。此时家里一位老仆就端了田螺汤来,说只要喝了这汤就不会再怀孕。结果其母喝了之后,就把嗓子药哑了,甚至很快就过世身亡了。”

  “当时姐姐就骂这老仆来着,说是蠢人犯蠢,比坏人故意害人还要厉害。刚产育完身子不好的女人,偏要喂什么偏方里的生冷田螺汤,还不知加了多少乱七八糟的东西,生生把一条人命害死了!”

  林姜记得,当时她看着实在气坏了。

  而且归有光家里也不是啥贫下中农,他母亲还有个孺人的诰命呢,尚且被这些所谓的民间土方害死了去。那真正的乡野村妇,不知道有多少性命折在无知愚蠢的传言偏方上。

  林姜霎时通明起来:“是了,要是民间女子都能有些千金科的医道常识学问,只怕要少无数人受苦殒命!”

  “林妹妹,多谢你提醒我,我竟没有想到这些!”林姜之所以从未往这方面想过,是因为她的医道是天授,是系统给的。

  所以她不觉得她有什么资本,能够在十几岁就写书做著,指导别的大夫行医。

  可黛玉的话点醒了她,这条路她走窄了!

  她不需要写多么专业的医书,来指导太医院的名医们,她要写的是无数的常识,是哪怕她没有系统,在现代也人尽皆知的常识!

  让这些最基础的道理和知识,去救千千万万最普通的女子。

  林姜不由激动地站起来,边走便说:“太医院有许多医书,虽说专门给女子所作的极少,但自古疾病相通,多少都有用处。我会把里头跟女子相关的病候、方子都单独摘录下来。”

  “只是太医院的书浩如烟海,我每日勤奋通读,至今所读也不过万一……”林姜为难的是,要是再专门摘录整理,就更耽误时间了。

  “我来。”黛玉看定林姜:“姐姐只管随手摘录。你的字你的行文我最了解,我来替姐姐润色文字,整理成册。再者,我并非懂医道之人,医书上的话许多深奥晦涩,只有我这等不懂医道的人能看懂,世人才能看懂。”

  林姜连连点头:“正是。”

  就像前世,专业论文多了,但除了专家们,普通老百姓也看不懂啊。所以很多人不舒服就去百度查,查的似是而非病症多样把自己吓个半死。

  林姜继续道:“对,所以咱们也不要那些深奥怪癖的病,正经的大病仍旧得叫她们找正经大夫看。咱们所录的不过是些纠正愚传,家常百病的学问。”

  黛玉都不等她说完,就明白过来:“正该如此,否则书本误人也是常有的事儿。只看那赵括纸上谈兵就只能打败仗,而多少男人读圣贤书也没学会治国辅民就可知了。”

  “这医书自然更是如此,指望人对着书本子就会看病是不能的,姐姐写的医书,只为着人人多知道些正经医道,别被坑了命去就是功德了。”

  林姜再次忍不住拉着黛玉转圈圈:“太好了,林妹妹,多谢你,这一回真是醍醐灌顶!”

  黛玉也觉得心中很欢喜,甚至带了几分激昂之情。

  她是林如海充作男儿教养的,读书作诗方方面面不比男人差!

  在看到林姜能够走出后宅时,黛玉心中就有些羡慕:她所有的才学知识,难道一生只能用在后宅管家上不成?

  若是将来她帮忙整理的医书能救助世人,便是此生大有作为,再无明珠暗投遗憾了。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