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3章 姑苏回信_[红楼]林氏第一神医
笔趣阁 > [红楼]林氏第一神医 > 第33章 姑苏回信
字体:      护眼 关灯

第33章 姑苏回信

  林姜转头顺着声音看过去,只见宫城夹道朱门处拐出来两个锦服少年郎,看着都是十五六岁的年纪,其中一个正在冲着这边挥手,叫着卫刃的名字。

  之后两人还并肩快步往这走过来。

  锦袍玉带的打扮,这样挥洒的作风,这是两个皇子吗?林姜颇为感兴趣,对诸位龙子她都是只见过脉案,还没见过真人。

  等两个锦服少年走近,林姜又是一惊。

  这次的惊,是惊艳的惊,只见方才挥手叫住卫刃的那个少年郎,生的格外俊秀——林姜来到这里世界近四年了,王孙公子们见过的也不少了,可还真没有一个生的这么好看的。跟他比起来,贾宝玉虽也是好相貌,但却显得过于粉面了些,不够天然秀美。

  这少年郎才真可称得上丰神如玉。

  林姜还准备细看看,就觉得眼前一片阴影落下,原来是卫刃不知道什么时候走到她前面去了。

  林姜颇为怨念:怎么不让我多看看美少年,难道你的背影有美人好看吗?

  卫刃上前先行执礼道:“五殿下,世子爷。”

  林姜有些惭愧,哦,自己错过这位卫副统领了,估计他是料定自己不认识这两位,所以先走上去行礼给自己做示范。

  于是她也随着卫刃行了官礼。

  那被卫刃称为世子爷的美少年绕过卫刃,来到林姜跟前,笑道:“小林太医,久仰大名了!托赖你的医术,我母亲才大好,偏生我那几日往京郊拜见外祖父去了,回来才知晓此事,竟不得亲谢。今日既见了,自然要谢!”

  说着还揖了一揖。

  林姜边还礼口称这是医者职责所在,边无助地看了唯一算是熟人的卫刃一眼:求解释,这是谁啊,京中亲王郡王府不少,这是哪位世子爷啊!

  卫刃收到她求助的目光,脸上不自知的就微微一笑,上前道:“林太医,这是绍王府世子爷。”

  美少年世子这才发现,自己没做自我介绍,又笑道:“是我忘了。”

  而林姜一听绍王府的人,那是顿生亲切之感,绍王爷是个好人啊!而且这世子看样子也不明白,当日他可不是‘碰巧’去城外拜见外祖父,估计是绍王爷给他特意支走的。

  显见这是个有些天真烂漫的公子,还真以为母亲曾得了急病重症,太医都医不好,心有余悸,故而这会子对林姜是格外真挚地道谢。

  别的不说,绍王爷的厚道,这位美少年显然是继承到了,只是——林姜看着他的面容,心里想的是另一件事:那位只闻其人其实从未有缘见过的绍王妃,到底得生的多美啊!

  绍王爷的长相吧,绝不能说丑却也只是寻常男人面相,能生出这种美少年世子来,肯定是王妃的功劳。

  绍王世子一转头,也看到了宫门口的马车,便道:“小林太医要回去吗?正好我也要出宫,我送小林太医回府吧!”

  林姜心道:这是哪儿跟哪儿啊,一个光辉耀目的绍王世子要是跟在荣国府马车旁边,一路送她回去,明天京城又有热闹新闻了。

  只是面对一脸诚恳的世子爷,她一时竟无言以对。

  还在想推辞之言,就听卫刃道:“不必劳烦世子了,陛下命我送林太医回去。”

  世子爷显然是个心思单纯之人,听了这话也就信以为真,笑道:“既然是陛下的吩咐,那还是卫刃你去送吧。”

  倒是旁边一直没说话的五皇子,了然一笑,然后轻声对世子道:“堂叔,绍王爷不是还等着你回府背书吗?你岂能东游西逛,还是赶紧回王府吧。”

  一听这话,美少年的情绪显然就低落下来了,显然是畏父如虎。

  而这边,卫刃与林姜便赶紧告辞,一同签字出宫。卫刃上马,林姜上车,待出了最外一道宫门,林姜就挽起帘子道:“多谢卫大人方才给我解围,只是你难得休沐半日,还是回去歇着吧。”

  卫刃挽着缰绳坐于马上的时候,那种散步时的安闲之感顿去,立时便有了一种锋芒冷锐之气。

  他摇了摇头:“今日林太医替我治病,这也是我该做的。”

  林姜也就不客气了,反而跟他问起了八卦:“说来,绍王爷也过了知天命之年,怎么世子爷看起来才十五六岁?”

  卫刃也就于马背上略微弯腰,靠近马车车厢与林姜分说了下绍王府的情况。

  林姜一听:这绍王府的情形倒有些像荣国府。

  绍王爷与王妃原本有一个嫡长子,可惜长到十八岁就一病去了,而且当时虽说下了亲事,妻子却还未过门,以至于连子嗣也没留下一个。

  好在绍王妃还有一个幼子。

  因嫡子年幼,上头又有几个庶出兄长,绍王爷为了宽慰王妃之心,嫡子才过了十岁,就上书请封立了世子。

  至于这美少年世子的活泼单纯性格,林姜也就明白了,想来是中年得子,长子又病逝,只这一个独苗,王妃就不忍拘束。

  吃过了绍王府的瓜,林姜再想想方才与世子一并过来的五皇子,不由感慨:差不多的年纪,明明一个是正经皇子,一个是王府世子,但看上去,身份还更高些的五皇子却要沉默谦和许多,显然人情世故也很熟谙。

  这生长环境真是很重要啊,皇子们不得不心思深重些。

  真不想让黛玉也入宫,加入这个混乱的大家庭,只是不知道事情能不能尽如人意。

  想到这里,林姜不由叹了一口气。

  卫刃武艺娴熟,耳聪目明,哪怕隔着马车,也很清楚地听见了林姜的叹气声。再想想方才林姜走在宫道上,似乎也在出神,连日头也忘了躲——是什么事让她这么烦恼忧愁?

  他不知林姜烦恼什么,但想想林姜的处境:一个姑娘家只因着医道天授,医术出众便进了这宫墙内,陷入了皇家权利争斗之中,肯定是难的。

  这样想着,卫刃心中就升起陌生的情绪来。似乎心上被人戳了一下似的,有些酸楚之感。

  他一时不及分辨这是什么情绪,就见林姜再次撩开了帘子,露出一张明媚的笑脸:“有件事还请卫大人为我解疑,大人的脉象与旁人不同,似乎体内另有气息流转——难道世上真有内力真气这一说?”

  说起武道之事,就戳中了卫刃的隐藏点。他这一开口解释,就一路说了下去,再没给林姜问别的事儿的机会。

  在一路玄之又玄的武道解说后,林姜带着两只略微茫然的蚊香眼到了荣国府门口——她只搞明白一件事情,那就是卫刃周身流淌着她喜欢的宝石光芒,确实是因为内力的关系。

  卫刃见到荣国府的匾额才意犹未尽住了口。

  他也干脆利落,根本不等贾家门子通报,就直接跟林姜道了个别,打马离去了。

  贾府的门子尔康手挽留不及,只好悻悻然放弃。

  只是门子也没看到,卫刃拐过宁荣二府所在的这条街尾后,勒马停住,在拐角处看着林姜的马车从西侧门进了府。

  他不由想起今日皇上跟他说的宁国府的烂糟事,什么公公跟儿媳妇,儿子跟继母的姨娘——他也听人说过俗话,宁国府门口只有两只石狮子是干净的。

  卫刃想到林姜在马车上的一声叹息,再想想她明媚的笑容,心想:她在贾家这种地方想必过得不快活吧,不知道要承受什么风霜刀剑。

  他兀自看了一会儿才纵马离去。

  ——

  林姜此时还不知道,有人已经把黛玉曾经‘风刀霜剑严相逼’的待遇扣到了自己头上。

  她只是轻巧地跳下马车。

  早有荣国府的管家媳妇林之孝家的候在二门处,立刻指挥人给她换上了粗壮婆子们抬的轿子,林之孝家的还特别殷勤递上一个早就备好的热手炉。

  “小林太医快暖暖手,今日怎么回来的晚些,老太太、太太、琏二奶奶都打发人问候大人来着,若您再不回来,就要让赖管家亲自去宫门口候着了。”

  这轿子一路抬到兰芝院门口,林姜刚下轿,顶头就看到鸳鸯和平儿也在门口。原来是贾母命鸳鸯送了两道菜过来,而平儿则是按凤姐儿的吩咐送了几张新得的皮子给黛玉和林姜做手筒。

  宝石正在门口应酬呢。

  见林姜下轿,鸳鸯平儿都各自来问好,林姜分别向她们谢过贾母和凤姐儿,这才终于摆脱了荣国府的热情迎接,独自进了兰芝院的门。

  以上,就是林姜现在日常在荣国府的待遇。

  可惜卫刃见不到,他只是觉得小林太医可怜的紧——现在他已经分辨出那种陌生的情绪是什么了,那是一种怜惜,在他心上揪着,说不上多疼,却又分明的梗在那里。

  所以他并没有直接回府,而是去了京城最热闹的街坊,准备遵圣旨选点礼物送去太医院表达对林太医的谢意。

  “姑娘回来了,今日有姑娘喜欢的黄鱼呢。”能在冬日里,吃到新鲜的黄鱼,荣国府的人脉,在挥霍财物,享受奢靡这一块还是靠谱的。

  宝石迎上来替她解帽子换衣裳,不由心疼道:“姑娘的皮肤嫩,这管帽的绦子系在下颌处,每回都给姑娘勒出一道红痕呢。”

  林姜不甚在意:当官还怕帽子重?越大的官配饰越多帽子越重,人人都盼着头更沉些呢。

  她只是摸了摸下颌,然后就问道:“林妹妹呢?”原本这时候,黛玉总是在她屋里边看书边等她,然后两人一起用膳。午膳后的下午,林姜就会为这早起的一日,好生补觉,一路睡到晚膳前。

  宝石连忙道:“是我糊涂了忘了告诉姑娘,姑苏那边来人了。”

  林姜惊喜:“这么快?”看来林如海对此事也很重视,送了快信进京。

  很快她就知道,林如海送的不是快信,而是一个活人,所以才格外快。她去到黛玉屋里后,看到屋里站了个熟悉的嬷嬷。

  林姜惊了:“夏嬷嬷,您怎么亲自进京了?!”

  这位夏嬷嬷是林如海当年的大丫鬟,年纪比林如海还大八九岁,十分忠心妥帖。

  后来林如海开始考秀才的时候,她就嫁了林府的管事做起了嬷嬷。虽是女人,但在林府下人里的地位却举足轻重,因她忠心又仔细,手里管着不少林府的田庄铺子。

  夏嬷嬷见了林姜也高兴:这位姑娘的医术,可是治好了老爷又治好了小姐,她作为林家的忠仆,那真是日夜替主子烧香的时候都得带上林姜。

  立刻福身道:“老奴给林太医道喜了。真真是姑娘的人品本事好,福气又大,才有此得圣上青眼的运道。”

  然后又解释道:“姑娘们上京,老爷原本心里就记挂着不能放心。从姑娘们一上船,老爷就让我收拢手里的田庄铺面交转给我那几个小子。原本想着年后再上来,但收到姑娘们的要紧书信,老爷便叫我立刻赶上京了。”

  黛玉和林姜都笑:“嬷嬷来了,我们都觉得安心了。”

  林姜将身后跟着的宝石推出来:“嬷嬷快看,我现在得了个特别好的帮手。”

  宝石听了这话,脸都羞红了,为了姑娘这句帮手而不是丫鬟。

  夏嬷嬷也带笑拉过宝石的手笑道:“方才都听我们姑娘说了,王府的人当然是好的。”

  观黛玉神色和已经被搬到一边去的绣花架子,林姜就知道:夏嬷嬷一定带来了林如海的意见,还是个能让黛玉安心的意见。

  “姑娘们先吃饭吧,什么事儿都不如自个儿身子要紧。”夏嬷嬷紧着安排小丫鬟们摆饭安筷。

  直到用过膳后,才把林如海的交代一一转述。

  “老爷让姑娘安心,姑娘年纪还小呢,便是宫中为皇子们相看未来的王妃,今年姑娘也不会是宫里首要相看的人——上头且还有些京城官员府上、年纪又长两岁的闺秀呢。”

  “再者,老爷说了,他是再不舍得为了博什么荣华富贵,将来的从龙之功委屈姑娘到那不得见人的地方去,也深知姑娘的性情不喜也不惯宫廷生活。”

  “老爷官居巡盐御史,至少也要三年一进京面见陛下回禀江南诸事。去岁老爷没入京,那么要不今年,最迟明年老爷必然要进京面圣,到时候会与陛下陈情,只说家中无子,独有一女可慰。陛下自然也就明白府上没有争耀王妃之荣的心思。”

  这些话,夏嬷嬷方才一到就先大略跟黛玉说了,安了她的心。这会子才细细复述给林姜和黛玉听。

  林姜边听边吃山楂丸,然后问道:“但这回林妹妹估计是要入宫的。”当着夏嬷嬷宝石雪雁,这都是心腹人,她就直说了:“宫里那位透信儿的公公说只怕一进腊月,这入宫给太后拜寿的闺秀名单就要定了,林妹妹现在还在其中,接下来不到半个月,估计也不会变动了。”

  以后的事儿林叔父都安排好了,但这眼前这回……

  夏嬷嬷笑了:“老爷说,让姑娘此番入宫后不必拘束,只按自己往日性情来就是。若是太后娘娘要让诸位姑娘作诗写文的,姑娘也不必藏拙,只管展露才华。”

  林姜磕山楂丸的手不由停了一下。

  倒是黛玉也两靥生笑:“父亲想的跟我一样。”

  林姜转头:“啊?”

  夏嬷嬷替两人都续上茶水,才对林姜道:“陛下儿子多,宫里的妃嫔娘娘也多,各有心思。可有一点儿是定数,这回可不是挑太子妃,要个格外出众的。老爷说了,现如今各位娘娘们给儿子挑正妻,必是宁可要不出挑的,也得求个稳。”

  “那种稳稳当当的姑娘,才是宫里贵人们的首选呢。”

  林姜拨云见雾:也是,她看林妹妹自然是千好万好,才貌双全。

  可落在宫里各位皇子的生母眼里,在如今这种需要苟住不露头的时候,还是盼着儿媳妇是个四平八稳的姑娘,不好不坏不出挑又不落后的最好。

  这样看来,黛玉可不是她们心中上佳的儿媳妇人选。

  还有一点,夏嬷嬷没有说,免得黛玉伤感:林家实在是子嗣不丰,长房一脉单传也罢了,可旁支也稀稀落落,宫中可是最讲究开枝散叶的地方。哪怕皇上现在儿子都两位数了,还是觉得不够,仍旧要隔几年就选秀充实后宫,想多子多福呢。

  既有这样的讲究,林家这子嗣不旺对宫里贵人来说便是一道坎。

  想来这回黛玉在入宫名单上有名,也是为着林如海的官位高,黛玉又正好在京中荣国府内——荣国府虽是国公府,本身这一代却没有适龄的嫡出姑娘了。

  就林如海理智分析看来,黛玉这次入宫风险性不大。

  只是再怎么理智,那也是做官员的林如海。而做父亲的林如海,非常不理智的把得用的夏嬷嬷卸了差事,紧急派到了京城守在女儿身边。

  林姜喝完了茶,忽然又想起来:“可是嬷嬷,林叔父考虑的固然有理,也不能排除意外情况——万一就有贵人一眼看中林妹妹的品貌,再或者有人就惦记着林叔父没有儿子,以后好专心扶持她们的儿子可怎么好?”

  夏嬷嬷乐了:“果然是入宫当官儿的人了,姑娘现在想的比从前多好些。”

  “老爷也说过,若真有这样存心谋划的人,那便是针对林氏而来的,这样的事儿靠着躲是躲不开的,那就只好当面锣对面鼓地碰一碰试试!老爷说只有姑娘这一个女儿,哪怕为了姑娘豁出去不做官也是肯的,可宫里的贵人,只怕就不敢了。”

  现如今宫里的皇子,全都是风中柳絮,是没出宫没建府,无任何根基的小可怜。

  他们还真不敢就跟一个地方要员撕破脸,何况本来结亲就是为了多助益,要是眼见反而要结仇,这些皇子们估计就会聪明地退缩了。

  一句话,只要林如海这个做父亲的有态度,绝不肯舍出女儿去谋将来泼天富贵,那就没问题。

  柔有柔的法子,刚有刚的做法!

  而黛玉,在知道父亲有这样保护自己的坚定后,心里又是感动又是安心,最后只化作一句话:“嬷嬷,我想父亲了,我想回家去。”

  这一句话把夏嬷嬷眼泪都要说下来了,连声道:“我可怜的姑娘,在旁人家住到底是受委屈了。姑娘再等等,咱们住个一年半载就回家去!”

  安慰完黛玉,夏嬷嬷又恐招惹的林姜伤心:林姜可是一直住在旁人家。荣国府不是她家,林家到底也不是。

  想到这儿,夏嬷嬷不由跟林如海一样,也对那位林长洲老爷腹内有些埋怨:这么好的女儿,他竟然抛下不管,一味出海去做生意。如今都靠着女儿得了官位了,还不回来,对比起自家老爷,为了小姐什么都舍得,那可真是个不称职的爹!

  于是夏嬷嬷又安慰林姜:“三老爷年节下想必也要回来的,到时就可跟姑娘父女团聚了。听说三老爷还得了官职,当真是大喜事。”按照林家大族排法,林长洲是三房的子嗣,夏嬷嬷就称他一声三老爷。

  夏嬷嬷的潜台词是,既然得了游弈使的官儿,是不是就不必自己跑出海做生意了,可以在京中立业置办房产,让林太医也有个自己的家可回。

  谁知林姜只笑嘻嘻道:“回来回来,领了官再走。以后父亲可是奉旨出海了,估计出海的次数就更多了,也更便宜了。”带回来的钱肯定也更多,想起来林姜就很快乐。

  而夏嬷嬷看到只能暗中叹息:还好这位姑娘是个乐天派,不然摊上这么个不着家的爹可咋整啊!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