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9节_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笔趣阁 > 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 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9节
字体:      护眼 关灯

七零新婚:糙汉老公宠妻入骨 第279节

  还有很多在本地结了婚了,被婚姻和儿女牵绊,只能选择留下。

  其中,就包括王大林的媳妇儿田莉。

  不过田莉是被迫留下。

  第315章

  毕业后的发展

  返城风刚开始刮起来时,田莉就想回城。

  但她跟别的单身女知青情况不一样,人家没有结婚,一个人想走就走,她已经在本地结婚生子,想走的话,除非离婚。

  她在农场闹出了那么大笑话,也无法再回到学校教书,每天在家看人冷脸,日子非常难过。

  所以只要有离开的机会,她绝对不会留恋这里。

  可是,王大林就像故意跟她作对似的,无论她怎么央求,就是不同意离婚。

  离不了婚,她就没办法办回城手续。

  眼看着别人都走的差不多了,田莉终于在农场待不住了,偷偷返回省城的家里。

  可是回到家后,因为没有户口,不能工作,也没有粮油定量,只能在家吃白饭。

  短时间还行,日子久了,年迈的父母也养不起她,就劝她回去。

  田莉走投无路,只能又返回农场。

  离不了的婚和回不了的城,成了田莉一块心病,多年间,她就在两边来回穿梭。

  她恨透了限制了她自由的王大林。

  一直等到多年后,社会完全开放,人员可以自由流动,也没有计划经济的制约。

  田莉终于彻底离开农场,没再回来。

  她和王大林的婚姻,由于分居多年,自动离了婚。

  而那时,田莉已经人老珠黄,也找不到稳定工作,只能四处打工养活自己。

  东北大多数的农场,由于知青大返城遭受一次重创。

  后来又因为开放市场经济,这些存在于计划经济时代的产物又遭受了毁灭性的打击,许多农场资不抵债,连农工的工资都发不出来,大批农场彻底破产。

  而新盛农场顽强地从这两次危机中存活下来。

  第一次知青返城造成了用工荒,他们立即调整生产方式,大力招人,艰难地渡过困难时期。

  后来遇到市场经济的冲击,他们农场也好长时间没适应过来,差点跟风搞了承包制。

  是马小璇提醒爷爷,不能跟风搞承包。

  一旦个人承包,农场就失去了体制优势,慢慢分崩离析。

  单打独斗,成不了什么气候,新盛农场完全有实力走的更远。

  只要尽快调整策略,尽快适应自由经济市场,团结起来打大仗,农场一定能取得更大的成功。在马小璇的坚持下,新盛农场坚持住了。

  后来,也是马小璇带领农场走出困境。

  马小璇从政法大学毕业后,被分配到计经局工作。

  她刚毕业,没有立即下海经商,因为那时候的经商环境并不好。

  社会还没完全开放,个体户处处受到制约和打压,还不是经商的好时机。

  她要先背靠国-家这棵大树,累积一定的经验、人脉,还有资源。

  所以待在机关是当时最好的选择。

  她一边在计经局工作,一边伺机出手。

  终于在半年后,等来了好机会。

  计经局当时想与南方特-区贸易部展开合作,马小璇知道这一消息后,主动请缨,想接手这一工作。

  在外人看来,这份工作又苦又累,而且需要抛头露面跟人谈合作,有点掉份,远远不如待在办公室当大老爷来的清闲舒适。

  只有马小璇看出了这是个机会,所以她主动出击,正好没人跟她抢,这份工作就落在她的头上。

  很快,马小璇作为申城计经局特派员,与特-区贸易部展开了合作。

  马小璇亲自参与谈判,在计经局与南方贸易部之间周旋,最终双方达成了比较满意的结果。

  由申城计经局批条子,从南方贸易部购入国外进口的机器,转手到申城去卖。

  其实说白了,就是政-府机关凭借手里的权力,亲自参与进口倒卖。

  利润由双方五五分成,计经局得一半,贸易部得一半。

  而马小璇也非常精准地抓住了这个机会,跟计经局提出佣金分成,计经局所得实际利益的十分之一分给马小璇个人。

  计经局那边也不确定,这项合作到底赚不赚钱,说不定还有可能赔钱。

  经过短暂的考虑,计经局最终答应马小璇的要求,同意拿出十分之一利润作为佣金。

  这样,马小璇就正式来往于申城与特-区之间,开始了她的生意。

  她拿着计经局的条子,从特-区贸易部进口国外的各项精密仪器、家电、自行车等等。

  一年下来,马小璇净挣十万。

  而当时城市职工的月工资,才只有六十多块钱,高智源的工资也只有八十块。

  这十万块钱,是马小璇挖到的第一桶金。

  她的第二桶金,是从帮新盛农场卖大豆玉米挣到的。

  当时新盛农场处在命运的岔路口,面临分崩离析的危险。

  农场有产量高、质量好的大豆玉米,但由于不善经营,也不适应市场经济的残酷竞争与压价,一直面临亏损。

  马小璇为了解决这个问题,一直在特-区寻找把这些优质的大豆玉米卖出去的机会。

  功夫不负有心人,她终于发现了机会。南方人爱吃鸡,可是,喂鸡的饲料都是依靠外地进来的,因为本地不生产喂鸡的大豆玉米。

  马小璇得知这一消息后,主动去联系养鸡场,去向他们推销东北的优质玉米大豆。

  养鸡场那边见到马小璇带来的玉米大豆,觉得不错,而且价格也不高,愿意买,但问题是,从东北到南方,距离遥远,如何解决运输问题,这才是关键。

  只要她能把大豆玉米运过来,养鸡场就会大量购入。

  于是,马小璇又在东北、申城、特-区三地奔波,尝试解决这个难题。

  在她的努力下,又凭借着计经局的背景,加上她灵活的手段,最终在申城一家航运公司,开辟了一条从东北到南方的航线,专门运输新盛农场的大豆玉米。

  这样,既解决了农场的销售问题,又给计经局增加了一项业务,自己也凭借着这一业务赚的盆满钵满。

  完美实现三赢。

  新盛农场凭借这条销路,彻底打开局面,不但自家农场发展的红火,还兼并了附近多家已经衰败的农场。

  到八四年时,马小璇已经身家百万,个人资产在申城能排到前十。

  她也由最初的单打独斗,逐渐发展到十七个人的工作团队。

  这十七个人,多数成为她创业初期的元老。

  第316章

  与计经局的交锋

  马小璇的成功,是所有人没有预料到的。

  尤其是她所在的单位计经局,更没料到这看起来柔柔弱弱的小女子,会如此的精明圆滑,居然能靠着计经局的便利,赚到了百万身家。

  所以一个个懊悔不迭,早知道这项业务利润这么大,当初就该自己来担任这个特派员。

  马小璇的成功,引起了计经局上下的妒忌与针对。

  也有人提出想分一杯羹,还威胁她,如果不配合的话,就要撤销她的职位,把她调回来,断了她赚钱的路。

  但是,谁能占到马小璇的便宜?

  马小璇知道自己羽翼已丰。换句话说,就是她翅膀硬了,不必再留下来受计经局的气,已经到了离开的时候了,所以她毫不犹豫地选择辞职。

  辞职后,凭着她这些年积累的人脉关系,自立门户,在特-区成立一家贸易公司。

  并且,她很狡猾地带走了之前自己辛苦开辟出的销售路线,就是从东北农场往南方运送大豆玉米的销售渠道。

  不仅如此,还顺便带走了团队所有人,把每个人的工资提高到原来的六倍。

  人为财死,鸟为食亡,团队的小伙伴们被高薪工资吸引,自然心甘情愿地跟着马小璇走。

  他们看出来了,马小璇野心勃勃,头脑聪明,跟着她发展,肯定比待在死气沉沉的计经局更有前途。

  马小璇把人和大豆玉米的销售路线带走了以后,计经局的人大动肝火。

  她这一招,又狠又绝,可以说把计经局在特-区这些年的根基全挖走了。

  虽然这个根基,是马小璇一手创立出来的,但计经局的人以为,这都是背靠计经局的功劳。

  没有计经局,她一个没有背景的人,能翻出什么浪花?计经局的人咽不下这口气,决定给她捣乱。

  捣乱的办法又原始又笨拙。

  她不是把从东北农场的销售路线带走了吗,那就破坏这条路线,通过各种手段给航运公司施加压力,让航运公司不再帮她运输。

  在计经局的压力下,航运公司妥协了,不再帮马小璇运送玉米大豆。

  计经局又让其他运输公司联合起来这么干,一起抵制马小璇,就是要逼着马小璇把这条销售路线让出来。

  请收藏本站:https://www.bqgo.cc。笔趣阁手机版:https://m.bqgo.cc

『点此报错』『加入书签』